晚上參觀了導遊所推的自費秀─雲南映象,
既然人都來到了雲南~當然也要看一下當地有特色的秀,
裡面最吸引我報名的就是孔雀舞~
我們坐10排的中央座,新台幣1100元大洋~
但看完後真的覺的很值得~!
除了『孔雀舞』外,『月光』也是超讚的!
『雲南印象』
雲南映象官方網站:
http://www.yunnanyingxiang.com/default.aspx
是由國際知名舞蹈家-楊麗萍所編導,
來自雲南各地少數民族舞者的精湛舞技和楊老師弟子的精彩表演,
深深感動了在場觀眾,讓人印象深刻。
第一段的「太陽」,精采的擊鼓配合舞蹈,充滿了力與美。
加上月光下的「孔雀舞」,確實是一場精采的演出。
《女儿国》(新平县花腰傣)
太阳歇歇么歇得呢,月亮歇歇么歇得呢,
女人歇歇么歇不得。女人歇下来么--火塘会熄掉呢。
冷风吹着老人的头么,女人拿脊背去门缝上抵着;
刺棵戳着娃娃的脚么,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。
有个女人在着么,老老小小就在拢一堆了;
有个女人在着么,山倒下来男人就扛起了。
苦芥不苦么吃得呢,槟榔不苦么嚼得呢,女人不苦么咋个得?
女人不去吃苦么--日子过不甜呢。
天上不有(个)女人在着么,天就不会亮了;
地下不有(个)女人在着么,地就不长草了;
男人不有(个)女人陪着么,男人就要生病了;
山里不有(个)女人在着么,山里就不会有人了。
《花腰歌舞》(石屏县花腰彝)
彝族人有句俗话:“有嘴不会唱,白活在世上;
有脚不能跳,俏也无人要”。
“海菜腔” 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,
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,一边划船,一边唱歌,
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,因而叫“海菜腔”。
“海菜腔” 极其优美、 复杂、动听,
是滇南“四大腔”(海菜腔、山悠腔、四腔、五山腔)中,
最难学、最难唱的民歌。
舞者们唱三拍,跳二拍,手击一拍,在原生、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。
生活在石屏县哨冲、龙朋、龙武一带的花腰彝,
小姑娘从11、2岁就开始学做针线,绣花、缝衣服,
一套衣服要做4、5年,最后就穿着这套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衣服出嫁,
不会绣花缝衣的姑娘嫁不出去。演员们穿的衣服就是她们亲手缝制的。
《雀之靈》
傣族把象徵愛情的孔雀叫太陽鳥,孔雀就是他們崇拜的圖騰。
楊麗萍創作了一系列表現孔雀的舞蹈語言,
《雀之靈》寄托了她對聖潔、寧静世界的嚮往。
《雲南映象》在2004年中國專業舞蹈最高獎項--
第四屆中國舞蹈 “荷花獎” 的比賽中贏得十項大獎中之五項獎项:
(1)舞蹈诗金奖
(2)最佳编导奖
(3)最佳女主角奖
(4)最佳服装设计奖
(5)优秀表演(打鼓设计)奖